《呐喊》是鲁迅1918-1922年所作的短篇小说的结集,收有《狂人日记》、《孔乙己》、《药》、《明天》、《一件小事》、《头发的故事》等14篇作品。当时正值五四革命精神高扬时期。作者创作小说意在描写“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并为新文化运动“呐喊”。作品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时期的社会生活,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封建制度及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彻底的否定,表现出对民族生存的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渴望。
所谓“自知之明”,即是在自信和自卑之间找出一个平衡点——这是不容易的。
中国精神文明冠于全球 ---- 鲁迅
只有那暗夜为了想变成明天,却仍在这寂静里奔波。(明天)
欢欣是少有的,怀念才是回忆的本来面目
最开始读鲁迅,是在小学的语文课上,老师们便不断的说起鲁迅,一遍遍的讲到“鲁迅,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那实在是让年幼的我们一头雾水。但是现在进了中文系...
《呐喊》是鲁迅1918年—1922年所作的短篇小说的结集。其中,《狂人日记》《孔乙己》《药》《故乡》和《阿Q正传》都曾被选进语文课本,为大多数人所熟知。 我们从语文课...
鲁迅先生的文笔到底是够犀利的,是我很喜欢的那种风格。不是一般笔杆子文人能模仿来的。像是曹文轩说的那样,"丑"和"脏"是不同的。十余篇文章里,最喜欢的是《孔乙己》,《...
关于小时候的夏天,不是空调WiFi西瓜,而是一放学就跑到家里,用水舀子盛压水井凉水一饮而尽,顺便再来一瓢冲一下脚丫。 一毛钱的冰棍,用手里难得的零花钱换;自...
《呐喊》正如书名,是鲁迅在那个黑暗的时代为了民族为了人民,发出的最深沉的呐喊疾呼。 作者用写实主义手法描写狂人的多疑敏感、妄想,都符合迫害狂的病态特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