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三书》是李泽厚先生全面、系统地论述自己美学思想的专著三种。作者成名于五十年代的美学论战中,被认为是三派之一(另二为朱光潜、蔡仪)。此三本则为作者美学思想在文革后的伸延,其特色是现代哲学观念与传统文化精神的融合。《美的历程》是对中国数千年的文学艺术所作的鸟瞰式的宏观美学把握,提出了诸如“龙飞凤舞”“狞厉的美”“儒道互补”楚汉浪漫主义、“人(文)的觉醒”、佛像雕塑、山水绘画三品类等等重要观念,发前人之所未发。《华夏美学》则从传统理论出发,比前书更为深入地谈论了华夏文化强调理 欲交融的非酒神型特征。此两书构成作者中国美学史的内外(艺术史)篇。《美学四讲》是作者美学思想的系统论者,通过“积淀”“文化心理结构”等话语,阐释了马克思的“自然的人化”观,构建起作者作人的人类学本体论哲学,回应了国外各派哲学美学思想。
“装饰”是精神生产和意识形态的产物。山顶洞人在尸体旁撒矿物质红粉,即是人类社会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的开始。而其成熟形态便是原始社会的巫术礼仪。神话传说关于人...
哲学应该是大众的,哲学美学恰恰不是专门化的美学。因为哲学并不就是科学,也不只是分析语言,它主要是去探求人生的真理或人生的诗意。谁都有人生,因此谁都可以去寻...
现代日本画家东山魁夷的著名散文《一片树叶》中说:“无论何时,偶遇美景只会有一次……如果樱花常开,我们的生命常在,那么两相邂逅就不会动人情怀了。花用自己的凋...
饕餮的美不在形式的装饰性,而在于这些以怪异形象的雄健线条,深沉凸出的铸造刻饰,恰到好处地体现了一种无限的,原始的,还不能用概念语言来表达的原始宗教的情感,...
当初在旧书店淘到这本书,本没什么特别的感觉,但读起来就欲罢不能。翻过全书,虽谈不上有醍醐灌顶之感,但对于美学的确是有了重新的认识。 美学是什么,这是所谓知识分...
(贴篇旧作,犯个骚~~) 大江大河、百代时空孕育了中华五千年的文明,祖先遗传给予的文化基因使我们与生俱来就拥有着对汉字、诗词、书画、瓷器这些文化遗产由衷的...
摊开亢奋,合上渺渺。若为休闲,不失好书。倘为研究,则云里雾里。非学术著作!亦未用学术著作之体例。然奉为经典,贻害无穷矣。 1950年代,美学大讨论中,李氏...
对于李泽厚先生,真是相见恨晚的感觉。 因和文学理论老师聊天说起想了解一下文艺美学,老师激动地说那你快去看李泽厚的书啊。去年看了《美学四讲》却也是云里雾里,但是...
以美启真,是李泽厚先生给自己思想中的一个结论之一。我从高二开始读李泽厚的书,也就是读他的书,对我曾经幼稚的世界观,历史观开始逐渐发生改变。不再迷信课本上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