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的民俗与文化,当然不是一座老房子就能代表得了。它是富有活力的,一如当年行走于大江南北的徽商脚下的路,在年复一年的流转中,输出了徽州朝奉,竖起了贞节牌坊,也带回“宰相故里”的盛名,还有那难以胜数的豪宅巨富……而徽州的凝固,又如同今日破败的宗祠前光秃秃的旗杆,在八面来风中无言矗立。长街小巷里的寻常人家,依然保护有祖辈的风雅,听得见不绝于耳的稚子书声……
本书旨在介绍中国民间传统的地域文化,以图文随记的形式,向大众传播中华本土文化之精髓,复苏久远的在历史场景。为探究历史传承,反思文化变迁的人们,开辟一片传统文化的博物馆,乡土社会的史书库。
亦借此呼吁:保护我们的民间文化,珍视我们的历史!
这种对桑梓故里爱屋及乌的眷恋,或许正是徽州乡土文化维系千年的根源。
“祠堂是一个家族的中心,通过开祠致祭和其他家族活动,将族众牢固地纽结在同一祖宗的牌位之下,形成一个个严密的血缘组织。宗族亲缘制度的发展与商品经济的发达是同...
“迄今,街贯巷连、黛瓦粉墙的老房子,仍然给人以一种明快淡雅的美感。除此之外,高低错落的五叠式马头墙,也体现皖南民居的韵律感。徽派建筑的特征之一是四水归堂,...
这本书篇幅短而精、史料详实,写出了徽州的特色,是乡土中国系列中是比较优秀的一册。 我综合整理了一下书中提到的“景点”,给大家做个寻访的参考: 绩溪县 上庄(胡...
作者同是福建人,增添许多亲切感。不知道这书的读者都是些什么人,但对我这种不是乡土历史研究者的旅行者来说,看着有点累。 作者的确对徽州研究很细节而且深入,引经...
徽州是我一直很向往的一个地方,为这里的粉墙黛瓦,为这里的小桥流水,为这里一切让人沉醉的美。遗憾到现在也没能踏足这片土地,感受这里的魅力。 《徽州》一书在某种程...
作者的文笔不可谓不好,学识不可谓不深,更重要的,确实有情怀有热爱。 但是,凑在一起,总体上有些别扭。从前面的介绍来看,本书的定位应是地方乡土文化概论,对地方文...
写徽州的书很多,要么晦涩难读,要么浅显单薄,真正能让人看的好书不多,不过王教授写的这本,算的上我看的关于徽州书籍中的上品之作。首先是文笔本身非常好,读来很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