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小说喜欢大团圆的结局,有情人终成眷属,前生注定事莫错姻缘,王子和公主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这样的结局是一种迎合。现实中小概率的事件,在古典小说中成了主旋律。
章回体小说总逃不脱旧小说的窠臼,但是张恨水并没写成大团圆,这是他高明的地方。
张恨水当过记者,二十年代的记者比今天的记者更有地位一些,上通下达,所以张恨水能写豪门、能写北京饭店的舞会,老舍就写不了上层人物。
张恨水写言情小说,是通过”情“讲一段拍案惊奇。张爱玲写言情小说,是通过”情“讲人生底色。这也是”鸳鸯蝴蝶派“不被认可的地方,第一届文代会,张恨水没法参加,大概源自他的小说在很多人看来,不叫文学吧。
虽然坐拥民国第一粉丝量,但是票房高就代表片子好么?
《啼笑因缘》就是这样,读完之后,唏嘘一下,还有什么呢?虽然结局不同于旧章回,但是本质上有区别吗?
张恨水是一个技巧型作家,但似乎不能苛求太多。
评论 0条
添加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