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年代的人们应该都有着一种刻苦耐劳的精神,极度地压抑着自己的需求。在这种状态下也抑制了许多与刻苦耐劳相反的进步与创新的精神。因为人们不怕吃苦,以苦为乐,所以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不求改变,只会憧憬歌颂以前的种种,当进步的精神偶尔现身时,就立刻被刻苦的反动精神狠狠的敲上一记,然后再度被拉回到过去。
那个年代的人们应该都有着一种刻苦耐劳的精神,极度地压抑着自己的需求。在这种状态下也抑制了许多与刻苦耐劳相反的进步与创新的精神。因为人们不怕吃苦,以苦为乐,所以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不求改变,只会憧憬歌颂以前的种种,当进步的精神偶尔现身时,就立刻被刻苦的反动精神狠狠的敲上一记,然后再度被拉回到过去。
习惯了看书先翻序再翻后记.看萧的自序, 想这一定是个有脾气的人,写的东西棱角分明的,带着几分冷调子的调侃, 不时还让人心里一边儿笑一边儿冷.看后记和最后那篇万人同哭...
看到这本书,是在院系的图书馆里。 呵呵,本来是去找立体构成的资料的,结果变成自己在图书馆里自娱自乐。随便抽出几本书看,但是基本上没有想要的。后来看到了它的标题...
看完这本书后,强烈想看序中提到的萧悟了那本《我的文化大革命》,不知现在出版了否。 本书行文风格的特别一点是幽默,带着21世纪网络青年风格的幽默(但没有那么浮躁...
毫无疑问 若有一天(GCH代?)开放对文革的禁忌,到时候出来的无数电影、评论、纪实 绝对让人叹为观止。法国大革命十年根本不能与贵国文革相比。人类在进入现代后,集...
评论 0条
添加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