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译注》读后感
2018.7.13
孔子说:花言巧语,伪善的容貌,十足的恭顺,这种态度,左丘明认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内心藏着怨恨,表明是却同他要好,这种行为,左丘明认为可耻,我也
...
——《论语译注》读后感
2018.7.13
孔子说:花言巧语,伪善的容貌,十足的恭顺,这种态度,左丘明认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内心藏着怨恨,表明是却同他要好,这种行为,左丘明认为可耻,我也
...
——《论语译注》读后感
2018.7.13
孔子说:花言巧语,伪善的容貌,十足的恭顺,这种态度,左丘明认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内心藏着怨恨,表明是却同他要好,这种行为,左丘明认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
在社会上,有时我们会为了各种理由,违背自己内心的声音,去做一些事,如:明明不喜欢做某事,怕得罪上级,硬着头皮去做;明明看不惯某人的做法,却因为利益,对其笑脸相迎。结果可能利益没有损失,却导致自己不快乐,别人也看不起。
怎么办呢?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不是什么大原则的问题,不是什么涉及违法犯罪的事,自己不喜欢就找借口不去参与,或默不作声。如果是原则问题或犯法的事,坚决不干。不要为了一点利益,丢了西瓜拣芝麻,结果可能就是占小便宜吃大亏。
闲翻《论语》,看到一句被古装影视剧里用烂了的台词“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愣了半响,方哑然失笑,想起前事。 记得第一次知道此话出自《论语·阳货》,还是...
孔子和《论语》 提及《论语》,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杨义教授,是这么给《论语》下的定义:“《论语》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影响最为深广的政...
论语摘录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篇第七,7-8) 子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述而篇...
看这书是为了补课,实在是要读中国古籍,绕不开这本书,甚至在鲁迅《孔乙己》里都用了这里的典(多乎哉不多也)。 粗浅读了一遍,就像王小波所说,我虽然未必认同孔子的...
原文: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 子曰:“绘事后素。” 曰:“礼后乎?” 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阐释: “巧笑...
评论 0条
添加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