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在历史教科书上只是一个年份,意味着二战的结束,但其实历史本身是没有分界线的,生活在1945年的人们,或许反而没有感到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那种颠覆性的变化。不过这一年,似乎一切也在也变了,女性意识的
...1945年在历史教科书上只是一个年份,意味着二战的结束,但其实历史本身是没有分界线的,生活在1945年的人们,或许反而没有感到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那种颠覆性的变化。不过这一年,似乎一切也在也变了,女性意识的
...1945年在历史教科书上只是一个年份,意味着二战的结束,但其实历史本身是没有分界线的,生活在1945年的人们,或许反而没有感到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那种颠覆性的变化。不过这一年,似乎一切也在也变了,女性意识的崛起,告别战争的创伤,回到破碎的家园,审判心中的恶魔,以及那个曾经被讨论过的空中楼阁般的世界国家。都在这一年,真切的发生在人们的生活中。作者运用了大量的史料,当事人的演讲日记回忆录等等,可能是因为断断续续看的电子书的关系,我感觉有些凌乱。再加上没有什么特别有新意的观点,似乎不能吸引我一口气把它读完。不过有些段落还是非常精彩的,比如许知远的序言,比如犹太人回到家乡后,等待他们的并不是欢迎,而是敌视。总的来说,虽然书中几乎没有出现任何一个战争的场面,但是你可以感到这场战争对整个人类带来的巨大影响,到今天并没有消失。
我想穿插着看,这样不容易出现单一类比的阅读疲劳 我: 比如,看完布达佩斯的个人回忆,再去看1945年二战胜利的整体性全景历史叙述,这样可能有助于自己对于个人回忆录的...
巨大的震撼。一边观看着红场阅兵的直播,脑中却浮现起苏联士兵强奸德国妇女的情节,我几乎三观尽毁。在一个失序的社会中,人性里的各种成分都可能被激发,即使是站在正...
历史的暧昧角落 许知远 一 大约十一年前,在香港的一家书店,我随手捡起一本《传教士与浪荡子》(The Missionary and the Libertine),它归属于“亚洲兴趣”(Asia...
时机尚未成熟,成为他们的命运,缘分将他们推近、驱离,阻挡他们的去路,忍住笑声,然后闪到一旁。 ...
我们常常说“见微知著“,或者是“以小见大”,当我看到《零年》中“回家”这一章节的时候,我更觉得,从某个层面讲,历史的大背景下,被历史和战争的车轮碾压的底层民...
评论 0条
添加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