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连看了好几本村上春树的书,从第二本开始彻底看上他的书。就像喜欢周国平的随笔一样,但自从看了村上的小说,忽然心里升了对周国平式小说的渴望。只可惜周老师没有小说,不过村上的随笔很不错呢。 当初看《海边
...接连看了好几本村上春树的书,从第二本开始彻底看上他的书。就像喜欢周国平的随笔一样,但自从看了村上的小说,忽然心里升了对周国平式小说的渴望。只可惜周老师没有小说,不过村上的随笔很不错呢。 当初看《海边
...接连看了好几本村上春树的书,从第二本开始彻底看上他的书。就像喜欢周国平的随笔一样,但自从看了村上的小说,忽然心里升了对周国平式小说的渴望。只可惜周老师没有小说,不过村上的随笔很不错呢。 当初看《海边的卡夫卡》时,我对书中的内容产生了一种似懂非懂的感觉。这也是我承认的第一本没看懂的小说。在这之前,我对小说的印象都是非常逻辑性的,只要按照正常的思维来理解,找出其中的因果关系,作者的意图自然就清晰可见了。但村上春树的小说颠覆了我的这种认知。 看完《1Q84》后,我隐约察觉到,如果只是按图索骥,就会永远读不懂村上的小说。只有在看的过程中忘记思考,单凭感觉才能真的读懂它。 从“自我”产生的那一刻开始,人便不再借用直觉做事了。思维成了我们最常用的工具。 也许这在某种意义上是正确的。但偶尔停下来,忘掉思考是怎么回事,只是静静地感受,也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
1 每次说喜欢村上春树都挺尴尬的。 对方听到这个名字就好像马上露出“哈,原来你是这种人,我看透你了”的感觉。 就差接下来问,你是不是也喜欢在星巴克里看英文报纸...
几乎在看到那些大叹看不下去的评论时,准备要广集资料写一篇论文了。但,为着写论文多半就会丢掉现在最新鲜的感受。还是算了,读小说本就是非常私人的事情,我动摇不了...
RT。 村上老师,你到底是有多寂寞啊,这尼玛就是个单相思发展成百年好合的一个简单剧情啊,搞了半天才发现什么小小人、什么神棍社团、什么倾听者、什么深田绘理,什么...
昨天熬夜看完了book3,非常喜欢,忍不住想在这里抛开译者的问题单就故事和情节层面说两句。 一般公论似乎都认为这是村上冲击诺贝尔的野心之作,因为向《1984》致敬的书...
没有看过《1984》,没有看过村上的其他小说,除了那散文《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因为近几年对流行事物的不自觉的抵触。 村上的细腻,节奏感,搭建架构的能...
评论 0条
添加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