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各种版本的二十四节气歌有很多,这个版本应该是最常见的一种。会背《二十四节气歌》的很多,小朋友们在学校里就已经学到了。但光会背可不顶用,能够说得出二十四节气到底都有哪些也不算什么,而更多地是要“知其所以然”——知道二十四节气怎么来的,知道可以用它来做什么。毕竟,二十四节气与农业实践关系非常密切,会背二十四节气,也要了解二十四节气的各种变化,由此更可以见识到中国文明的源远流长以及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
其实最初是没有二十四节气的。比如,商代时只有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周朝时才慢慢发展为八个节气。《诗经》记载的“四月秀罗、五月鸣蜩”“七月流火”“八月剥枣、十月获稻”等,就是与节气有关的物候的体现。到了秦汉时期,为了更好地指导农事,也是作为历法的补充,二十四节气开始订立直至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制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二十四节气的产生,主要是当时的劳动人民根据黄河流域的气候和物候特征来总结制订的。大体来说,二十四节气与太阳有关,是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来对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进行认识、总结而形成的一个知识体系。具体来说,它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即为一个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周而复始。比较有趣的是,人们都知道中国古代有“四大发明”;而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在2016年11月30日这一天,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由海豚出版社推出的、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研究所研究人员高春香、邵敏等人所著的绘本《这就是二十四节气》中,套书四册,一册一个季节,一个季节里包含了完整的七个节气的介绍。当然其中还有故事,还有主角——爸爸、妈妈和牙牙,他们的行踪会把读者带到每一个节气之中。当然,这仅仅是就绘本来说是这样的。更好的一个利用方式是,从现在开始,从最近的一个节气——小暑——开始,了解一下这个节气的气候和物候特征,有机会的最好到田间地点转一转、看一看,不要光记得吃西瓜就行!一年的观察、体验下来,二十四节气就会完完整整地印入自己的头脑之中,再也不是仅仅只是一首节气歌以及四十八个字。
所以,看绘本、读故事仅仅只是与二十四节气开始“亲密接触”的开始,更多的有趣的“工作”还在后面呢!一定不要忘了,要多到大自然中去,到农村的广阔天地间去,一定会有所收获。
(刊于《光明日报》2016年12月20日,发表时标题改动) 文/俞耕耘 科普、诗情和画意怎样才能完美结合?一套为儿童讲述二十四节气的原创科普图画书《这就是二十四节气》...
今天上午刚刚拿到这本在当当网上卖了100多万套的书,不得不说到手时颇有些失望,四本精装本加在一起,壳子都比内容要厚。翻开书,虽然绘本的色调、画风颇有特色,但是人...
周末和孩子一起看电视的时候,孩子看到画面中出现的“白露”二字,问我这是什么意思。 我回答道,“白露”是秋天的一个节气,表示天气正式转凉了。从这天开始,就该穿长...
同事们参与文津图书奖的评审工作,得知海豚出版社的这本书获奖,大家都很高兴,因为我和海豚社的朋友们经常联系,知道他们为这本书花费了大量的心血。这本书创意新颖,...
打小没在农村生活过,没下地做过工,一直掰扯不清二十四节气都有哪些,都是干什么的?看了小朋友的书,才第一次真真正正搞清楚了。气候一词,气指二十四节气,候指七十...
评论 1条
添加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