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文学奖获得者毕飞宇曾经在一次讲座上说过一句话:“以前我是文字的孙子,现在文字是我的孙子。”对于大作家而言,这种话算不上大言不惭,但是对于我们这些没有经过
...茅盾文学奖获得者毕飞宇曾经在一次讲座上说过一句话:“以前我是文字的孙子,现在文字是我的孙子。”对于大作家而言,这种话算不上大言不惭,但是对于我们这些没有经过
...茅盾文学奖获得者毕飞宇曾经在一次讲座上说过一句话:“以前我是文字的孙子,现在文字是我的孙子。”对于大作家而言,这种话算不上大言不惭,但是对于我们这些没有经过专业写作训练的普通人而言,撇开文学创作,就是实用性写作,能做到提笔就写,也并非易事,更何况是凌驾于文字之上呢。
但是,这个问题的根源,也许并不在于我们压根儿就不会,而在于我们缺少一些写作的指导原则。那些能力出众的写作者,往往是掌握了一些重要的写作原则,并在写作中不断练习使用。
《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正好就是为了指导普通人的实用性写作而诞生的。它清晰地指出了写作中的四大支柱:结构、风格、可读性和语法。“结构关乎文章组织以及表述观点的顺序;风格是写作的方式,包括如何使用恰当的例证去支撑所写内容;可读性与表达方式、写作材料的视觉愉悦感和易读性等相关;语法包括措辞等,与语言表达形式的正确性和可接受性有关。”《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阐述的就是前三大支柱。
该书的作者是布兰登·罗伊尔,在哈佛大学毕业后,曾在考试培训机构Kaplan担任主管。任职期间,他潜心研究英文写作、语法和逻辑推理教学,总结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独创了一整套教学体系,并先后出版了《一本小小的蓝色逻辑书》《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一本小小的金色写作书》等经典著作,成为全球英文写作、语法逻辑推理领域的标杆制作。 布兰登·罗伊尔的作品先后五次荣获“国际图书奖”、五次荣获“总统图书奖”金奖,2011年荣获“年度教育图书奖”。
《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从结构、风格和可读性这三大方面,提取了写作中的二十条基本原则,概括起来,它能带给我们如下的写作指导。
1)运用“自上而下”的写作法
实用性写作的目的在于向别人传递信息。从这一角度出发,信息传递在效率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里所说的“自上而下”,指的是,在写说明文时,应该将写作的内容按照重要的级别进行划分,越前面就越是重点,且需要更多的说明。
因而,“倒三角”方式经常被采用。倒三角上端的宽基座就相当于是文章的总结论,也就是整篇文章的核心思路。将核心思路放在前面,一是可以凸显其重要性,二是可以让阅读者能在最短的时间里,得到最重要的讯息。反过来,如果是采用正三角的方式,那么重要的讯息就很容易因为位置的不合适,而被忽略。
2)使用引导句,并整合相似事物
这一点其实是依第一点而来。在确定了文章的主题句之后,我们要做的就是针对主题进行论述。在通常情况下,围绕主题的论述往往不止一点。此时,我们需要使用引导句。
何为引导句呢?正如作者在文章中所说的,引导句是放在文章开头以提示接下来内容的具有提示性的句子,它的目的在于突出即将要讨论的事项,以及讨论这些事项的先后顺序。这就好比是放在展览前面的提示语,它往往会提醒参观者,这个展览主要是分成哪几个板块。
同样地,正如展览中分板块,将同类的展品集中在一起,进行展示一样,我们在进行说明文的写作时,也必须对内容做基础的划分、归类,避免出现逻辑混乱的情况。作者在书中打了一个比方,他把没有对内容经过分类整理的作品,比作是将所有的动物关在一个笼子的动物园。可谓形象!
3)使用语言交通灯——转折词
虽然转折词往往只有两三个字,但却包含了重要的提示信息。这在以传达信息为目的的说明文中尤为重要。作者在书中将转折词比作是语言的交通灯,还将其分为了四类:
第一类:绿灯——接续词。诸如:此外、而且、换句话说、一致地。它们能引导阅读者沿着与前文相同的语义方向继续前进。
第二类:绿闪灯——举例词。诸如:首先、其次、再次,例如,比如,实际上,正如。它们提醒读者放慢速度,注意接下来的具体信息。
第三类:黄闪灯——对比词。诸如:然而、但是、不过、反之、相反的。它们提示转弯,引导读者去接受不同的信息。
第四类:红灯——总结词。诸如:总之、最后、显然、因而、因此、结果。这类转折词的目的在于提示阅读者即将到达最后的结论。
1)采用准确的例证
为了说明例证的重要性,作者在文中说了这么一句:
好作品和普通的作品最大的区别,在于你是否使用了准确、具体的例证。
“准确、具体的例证”体现在说明文中,则是用精准的、描述性的语言,去论证文章中的观点。
准确性多体现在数据的使用上。数据的使用能传递出更加直观可靠的信息,产生信服力,这优于干瘪的讲说。这也是为什么在商务报告这一类说明文写作中,写作者们经常采用数据进行论证的原因。
描述性则体现在对某一主要观点的详细论证上,它能提供具体的事例或者饱满的形象,为观点进行佐证。正如在夸女性漂亮这一件事上,夸到点子上,总比单纯的“漂亮”、“好看”,更能让被称赞的对象心花怒放。
2)采用个性化的例证
说明文中的例证不仅需要准确,更需要个性化。如果将准确的例证比作是一副素描,那么,充满个性化的例证就是在素描基础上的涂色,使原画更具个性、更突出。作者围绕个性化的例证,提出了一些建议:
轶事:修饰观点的小故事,能使得文章更具趣味性。
引用:名人名言总是十分有说服力的工具,它会让你的文章更具智慧,并为文章增色。
类比:在两种完全不相同的事物中,寻找相似性,以帮助读者更轻松地理解给定关系。
明喻和暗喻:它们虽然多用在创造性写作中,但是在日常写作中,它们往往会成为表述观点强有力的工具。
3)保持简洁
这一点主要体现在词语和句子的使用风格上。在遣词造句的过程中,主要注意以下三点:
1、采用简单的词语。换句话说,也就是少用生僻字,以便阅读者可以无障碍、快速地获得信息。
2、删除不必要的词。这包括冗余语句、过多的限定和不必要的自指。
3、交叉使用长短句,并将过长的句子拆分。牢记主题句不超过一行原则,且多使用平行句式。
有个笑话,说的是一个小学生在写一篇和自家宠物有关的作文时,到了最后,字数还是不够要求,他就在后面加上了一句:“每次我见到我们家的小狗,我就会喊它‘狗狗,过来呀!’”写完了,他数了数,字数还是不够,他想了下,又加上几个字:“如果它不听我的话,我就继续喊它,‘狗狗,过来呀’。”就这样,这个小学生一点一点将文章凑起来了。这就是“简洁”的反例了。
增强文章可读性的方法主要有两点:合理的排版设计以及对文章不厌其烦的修改。
1)设计排版
从整体上看,格式的上的统一、文档的页边空白的增加,都可以减少阅读者的视觉压力。
从局部上看,对核心字眼的加粗、斜体、变色等形式,可以让阅读者更快地抓到文中的重点,提高阅读者获得信息的效率。
2)文章的修改
好文章都是从修改中打磨出来的。《红楼梦》的批阅十载,增删五次;《老人与海》两百多次的修改;《安娜·卡列尼娜》的开头近十次的修改,才有“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这样堪称典范的开头。这样的例子不一而足。
文章没有最好,但是修改能让文章更好。
布兰登·罗伊尔在《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中,概括总结出来的写作原则,为我们的写作制定的一个大致的框架。这对于刚接触写作的初学者而言,无疑是茫茫大海上的一盏明灯。在给我们写作者指示方向的同时,也提醒我们自己要奋力划桨,才能终入港湾。
金庸武侠中,大凡武功大成者,都有自己的武功秘籍。其中,最轰动江湖的武功秘籍非《九阴真经》莫属了,书中所记载的武学博大精深,基础心法到上乘武功,包罗万象,威力...
1、 我是从去年6月底开始在简书写作的,文章写到现在,也有小半年了,有不少读者表示很喜欢我的文章,我的写作风格,但我自己一直觉得我的写作水平并没有很大提高,写...
去年始,我开通了自己在各类写作平台的账号,并坚持写作,虽还没有写出10万+的爆款文章,但我已拿到我人生中第一笔稿费,同时写作也给我带来了新的工作机会。 许多人认...
“写作一部分是科学,一部分是艺术。需要建构且遵循规则的部分是科学,可以根据每种情境进行变化的部分是艺术。” 在《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中,作者布兰登•罗伊尔...
民国时期,陆宗达拜国学大家黄侃为师。第一次见面,黄侃给了陆宗达一本没有标点的《说文解字》,说:“点上标点,点完见我。” 之后两次见面,黄侃没说教学,只是重复要...
评论 0条
添加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