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言和序言即可知道这本书是好读的。大约那个时候的大家们都是严谨而博学的。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历代政治得失更能提供最好的借鉴。钱穆先生开篇名义,先举七端言明制度分析的要义,联系的观点,辩证的观点,实事求是的观点,在这里凸显无疑,业已言明做学问的方法论。再来明确所述范围,限于五代四端(政府组织,考试选举,赋税及国防兵役),以点带面有理有据有逻辑,也是明确了本书提纲,让人有了大概的体系,看清骨架接下来就好懂得多。 第一讲 汉代——“化家为国” *中国的立国规模,并不是向外征服,而是向心凝结。 *我们可以说中国历史上此下的政府,既非贵族政府,也非军人政府,又非商人政府,而是一个“崇尚文治的政府”,即士人政府。 1.感觉被科普了很多小常识,三公九卿称呼缘何而来(宰,常,尉,尚,御史,刺史,司农,少府,每个词都有它的含义,有一种开了世面的感觉)?对策一词怎么形成(策问贤良是有对策,司空见惯的词汇不去追究就不会发现有趣的深意和汉字的博大精深)?关税商税如何缘起?(耕地赋税有了田租,非耕地原意征伐禁止,后管控难度大便还为分享所得,征税由此而始。由此导出盐铁专营的背景)兵役启始为何定为23岁而非20岁?(这
...
回应(0)
添加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