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遭到一些词的胡搅:亚该亚,阿提卡,伯罗奔尼萨,大约都是希腊发达地区。
鉴于如今的希腊已经堕落为一个准穆斯林国家,窝已经丧尸了弄清楚它们的动机。
唉,文明的灰烬都已经冷了。
大希腊(南意大利+西西里)之于希腊
迦太基之于推罗(腓尼基,叙利亚)
米国,澳村之于英国
英国之于萨克森
冰岛之于挪威
大约都是先是海外殖民地,然后主基地成渣,分基地上位变主基地。
这不是因为矿采没了。
唐寅比用了好多例子说名越有矿越渣。
阿提卡是不能种粮食,只能种橄榄,榨油,制陶,海外贸易才能生存,所以才发展起高度工商业文明。。。
贫瘠到没有树所以才发展了石工术才有了希腊雕塑和神殿。(存疑,因为另一本书说是埃及的影响)。
另外还有拜占庭和安那托利亚的对比,同样可疑。
例子固然可疑,我目前还是相信越有矿越渣,殖民地上位另有原因,他说:
1 YY: 故乡的平凡器物遭受游子YY,顿显高贵冷艳,于是乎游子发奋发扬某种文化。(耶路撒冷)
2 海外殖民破坏原有社会结构,重组社会。契约社会而非血族社会第一次建立是在希腊人的海外殖民地。
3 斯堪地那维亚有乌普索拉剧场,对应希腊的狄俄倪索斯剧场。萨迦对应荷马史诗:公式:故乡出戏剧,海外殖民地出史诗。无殖民者无史诗。
4 忘了 午饭去
总之 移民在历史中发挥着远比我印象大的作用 #刷三观#
P。S。唐寅比说:东亚文明今日最高端的代表明显是广东人和日本人。
——过于赤裸裸了
但,还是真相。中原礼乐器物风俗尽失。
评论 0条
添加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