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见从哪里来?有多少合理之处?统驭思想的根源又在哪里?
作者在最后一章对中国“礼”的思索较为透彻,如果说“一个人是一个岛屿”(P333),中国的“礼”,便是岛屿之间的联系(海水),如果整个中国是个钟表的结构,“礼”则是弦的力量。显然,作者计划把中国人性格中令他们迷惑的部分归结于此。
在作者的论述中,“礼”深具魔力,磨平了所有表面的摩擦,使中国人看上去“虚假”“不可捉摸”“好得近乎谄媚”。但作者判断的误区是,只肯定了“礼”对中国人内心的规范,而忽略了中国人同样对所有“不合于礼”的行为的反击机制。也许只有这样才能解释中国人性格中的“残忍”“严苛”的部分。
“礼”的无穷“魅力”也在此处。探讨“礼”与现代中国的关系,“礼”的变迁,又是如何体现于战争与经济中,也许应该是学者们究知中国文化秘密的新课题,可惜的是相关论述一直阙如。
2012.1.20
评论 0条
添加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