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的时候想着这本书很差劲,暗想就当打发时间吧,读完后却还是点了三颗星(对于刻薄的我来说不算低评价了),继而之前那种不喜欢的心境也不太记得了。
是在图书馆花一整个下午看完了这本书,其实并没有太多重要的感慨与发现,当时只觉得很像《奋斗》中的状态——特别扯特别地装。后来我饥肠辘辘地走下图书馆的台阶,走过对面马路去塔回住处的公车,才突然想起来,石康不就是《奋斗》的编剧嘛。原来如此。
这本书的英文名竟然会是《Rock My Way》,而男主角在其中也是个地下乐手,我不知道现实中的作者是不是很喜欢流行乐坛,还是像每一个我们一样曾有过摇滚梦。之前看过有关《悲观主义的花》的一些八卦,于是很容易把其中的人对号,到最后发觉这样很无聊,因为最终无法找谁求证,后来我只是想,为什么王朔,石康,廖一梅,还有谁都进入“文学圈”开始正儿八经地写小说了呢,这点对长期游走于外星系的我来说显然不太好理解。
有人提到说此书文采好,我可不太赞同。通篇洋溢的除了贫就是装。记得当年一个朋友看《奋斗》我在旁边听到其中的台词,便问她“原来《奋斗》是这么搞笑的电视剧啊”,她说“嗯,不搞笑,就是特别贫”。那时的我还不太会驾驭“贫”这个字,自此之后完全理解了其中意味儿。没事也能整几句儿化了,这是后话。我不知道此书所表达的主题,是否就是这种成天没事捣鼓几句绕死人不偿命的废话的青春。
再者,越来越不喜欢看到大段大段直白的叫嚣式的抒情,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这样未免太矫情。也许那时适用也说不定。这本书有点像《奋斗》,有点像《围城》,有点像《挪威的森林》……如果石康不是在之后的发展中脱颖而出,这绝对将是本被所迅速遗忘的书。
更何况,他在后记里说写这本书是因为再也找不到有意思的书了。原来他连自己的期望都没有达到呢,就冲着这一个下午便读完的状况,这也不是本有趣的书。相比,我更喜欢王微的《等待夏天》,不过我还没拿到独立本的书(当初是看收获上登的),没准看完还能再详细倾诉对王微的爱。
话外音:王微是谁?和石康什么关系
我:一点关系也没有,只是我很爱他。OTL..
评论 0条
添加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