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谁提供的这本书的资料啊,和我那本书一模一样,包括书脊上的那个标签,一看就知道是从图书馆里流出来的。好亲切。哈哈。
3年前,晚饭后出去散步,在一个商厦旁的书摊上见到了这本书。当时心中狂喜,不动声色的老板和砍价,未遂。我想算了,明天买,顺便也调调老板的胃口。结果,第二天没有了。忿忿好久。
2年前,在小区另一门口的书摊上又见到这本书了,遂与老板砍价,又未果,只得作罢。不过,这次始终没人买,每天都孤零零的呆在那儿等我去买。
终于一天我成功买到它。
为何这本书这么吸引我:司徒雷登出生在杭州,在中国大约生活了50年。在南京一个神学院做院长9年,其后,在北京筹建燕京大学,长期主持燕大并把它从一个教会大学办成亚洲知名大学立下了汗马功劳。
在中国50年里,司徒雷登经历了晚清、北洋军阀、国民政府,日伪政权等的统治,为了保住燕大,他做了种种努力,与当时很多政要、学者建立了密切的联系,书中谈到的种种细节,都是可以丰富历史细节的珍贵史料。
冰心年轻时写文章,经常会提到“我的证婚人司徒雷登校长……”之语。
司徒雷登在中国生活了50年,对中国有很深厚的感情,定居美国后,还一直积极为中国申辩。
但后来毛泽东的一篇《别了司徒雷登》,让他的名字臭遍中国,以至于现在人知道他,就源于这篇雄文。
一点遗憾:这么一本可以当成中国近代史看的书,资料又这么丰富,又这么富于细节,但文笔确实太干瘪,实在看的难受。不知道是不是作者的文笔问题,还是翻译的问题。
ps。中文版删掉了英文版里的麦克阿瑟的序和胡适的导言,遗憾中……。
评论 18条
查看全部18条回复·打开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