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一段题外话:
在天涯论坛里,曾看到伊沙和某些人掐架,就是为了一本名叫《狂欢》的书。
有人这样说:热烈欢迎一流诗人加入三流作家的行列。这是我记忆最深的一句话。
我对诗歌接触极少,从这句话里,我却忽然很想看他的诗歌。
在二十世界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那是一个充满摧毁与重建的岁月。
摧毁的是原有的思想观念和道德体系。
新建的是经过外来思想和原有思想的碰撞所引发出来人们内心深处那种被压抑几千年的欲望。
《狂欢》这本小说的故事背景发生在西安。一座既古老而又充满现代气息的城市。这座城市本身,也就意味着新旧观念的冲突和演变。而冯彪所在的杂志社,又是思想阵地的代表。
这样的故事背景,恰如其分地体现出思想冲突所给人们带来的种种影响。特别是观念的转变,然后是处事行为的转变。
冯彪由最初一个老实八焦的落魄书生,一步步的沦落,一点点被社会这个大染缸所侵染,直到完全失陷。
个人以为,在这个小说里,没有所谓的好人或坏人之分。
在那样一个混乱的年代里,每个人都争相希望获得更多的利益,而逐渐丢弃并丧失掉内心中的理想。
这,就是物质社会所带来做大的影响。
这是我第一次读伊沙的小说作品。在短短几天的时间内将该书读完。有一种过很过瘾的感觉。
不仅仅因为我在西安生活过6年,也不仅仅我也是杂志社编辑的缘故。
我觉得,读这个小说,可以看到在那个特定历史时期下,人们思想发生突变的轨迹。
虽然仅仅是一本小说,虽然是一个小范围内的群体,但是,那种淋漓尽致的心里描写,足以让我们感受到在那种时代冲击下人们,和他们那种脆弱和沦落的心理。
当时代的大潮和物质的诱惑,逐渐将人们内心世界所淹没的时候,人性,还能剩下多少?
或许,只有扪心自问的时候,才会看见内心最深处那一小块儿已经快被侵蚀的所剩无几的人性。
在那个骚动不安的时代潮流中,人性没能逃脱被淹没的厄运。
狂欢,是沦落的开始。
ps
源自博客【漂泊之远】http://katelan.blogcn.com
评论 11条
查看全部11条回复·打开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