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朋友在研究中国乡村建筑的规划控制,问,如何让大家能喜欢这样的建筑,白石灰墙加外漏的木结构。
到杭州苏州旅游,本以为能看见美丽的乡村,但绵延不绝的映入眼帘的,一律的欧式三段的拷贝,新古典的浓装艳抹,只从屋顶的简单与奢华,以村民的富裕程度来进行建筑的差异识别。
我的朋友使命重大,这不是一个喜欢和不喜欢的孤立问题。在故宫观察人们的眼神,那些欣喜的外国游客和心疼门票的中国游客,看见这天空下华丽的建筑的心情是不一样的。甚至,他们看到的都不一样。他们不是不喜欢,而是喜欢的精力都没有。
我的朋友反驳说,不要忽略“我们”,“我们”不能看见“把美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还振振有辞。
有时候就很悲观,我们老摆脱不了那种矛盾的困惑,我们总是有这样的想法然后有别样的借口。我们不能超越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我们也不能逆时针来一个回归。
北京都没保住,何况乡村建筑?
评论 4条
查看全部4条回复·打开App 添加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