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想说,这本书很矫情,抱着猎奇的心理,当然也可以说是高尚的好奇心,去访问这些艺人的生存状态,而不是欣赏那些古老而美好的戏。不过这样说来,我们都很矫情,关心自己超过关心别人。
其实田川还是很坦白的,没兴趣就是没兴趣,不懂就是不懂,也毫不在乎自己某些意见可能会被人嘲笑,不在乎自己这样做有什么意义。就像他说的,研究一下黔之驴是怎么被运过去的,也是很有意思的事。
何况,他为我们记录了这些东西。
作为北方人,就是在各种各样的曲艺里面长大的,也许自己觉得懂的多了,口味变了,其实那份牵挂,总是在那的。比如45页那张照片上对着镜头笑的小孩,实在让人觉得就是我们村。虽然我也像他这个幽州人一样抱怨家里的厕所,但这是不重要的。
28页是一张斜阳巷陌的照片。这四个字是没有形象的,但是当我在下午四点,坐在大沽路的公园里,夕阳正好只找到照片上眩目的那一片,我被打动了。
北昆,可能昆曲是这里面最“雅”的,至少就现在的状况来说。不过那个味道,提醒我们,所有中国的玩意,都是给我们这些农业社会长大的人预备的。
附:硬伤还是不少的,比如把灵宝划给山西,不过和田川一样心思的人,这个应该不重要。
评论 0条
添加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