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应(8)
-
程晋芳亦乾嘉诸儒之一,其《正学》数篇,乃激愤之言,为其曲学讹世之弟子收入《勉行堂集》,《勉行堂集》中多存此类抑汉扬宋之文,非程晋芳本来之学。要之本意乃平衡汉宋,非一味贬低。夏、辜二论皆大势已去、狐假虎威之风谈,己无学问便谓他人破碎,是不学之极。翁方纲伪为宋学之流所不道。矮人观场,徒好秉一谈柄。谈乾嘉学问而中肯者当观朱一新之论,章太炎论清学即从其出。要之,考据之精不可忽,学问未精而言经济,亦难操刀,性命之旨即谓性命,当无抛弃便无有之理。清一代学问,人的问题多过学问的问题。那么到底是学问影响了人,还是人影响了学问呢?不言自知
-
此书断句方面不好,标点在字的右侧而非下方,上下句的间距不分明。
-
真头疼,什么都有,别提这种蠢问题,以前的排印本就是这样不分段打标点,尤其以商务《丛书集成》为代表,是沿承刻本的句读排版风格。
-
这问题很蠢吗?这种风格明显不利于断句,看起来费神。我承认最初的古籍是无标点的,后来有标点,但没有间距,出版业要继承优点(繁体竖排)、但也要摒弃缺点(标点置右侧,上下句无间距)。你不觉得这样不好吗?
-
其实这种标点排版的好处正是保存了原有的汉籍文本层次特色,况嚣嚣横排简体朗目胜于竖排繁体者亦不乏其人,皆依其性而横排简体可乎?不过,这部书的情况可能是因为前三册先出(第一册1958年),已经都是旧式排版所以四册合出时仍用旧版。
-
愚以为,繁体竖排并不难读,关键在于字形和排版,例如中华书局的聚珍仿宋,就比较好看。我不喜欢新字形。反而是很多简体横排的书很不好看,跟字体、字形、排版等都有关系。嗯,可能是沿用旧排版。
-
如果有简体横排就好了……
-
能提出这种蠢问题还聊啥呢。